<cite id="ltdoq"></cite><object id="ltdoq"></object>
<thead id="ltdoq"></thead><samp id="ltdoq"><meter id="ltdoq"></meter></samp>
<label id="ltdoq"></label>

<span id="ltdoq"><blockquote id="ltdoq"></blockquote></span>

<strong id="ltdoq"><track id="ltdoq"></track></strong>

  • <ruby id="ltdoq"></ruby>

  • <optgroup id="ltdoq"></optgroup>
  • <object id="ltdoq"></object>
    COP15新聞中心 > > 正文
    2023 05/ 22 11:02:03
    來源:云南日報

    從協議到協力 復元生物多樣性的云南行動

    字體:

      從協議到協力——

      復元生物多樣性的云南行動

      今天是第23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是國際社會通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簡稱“昆蒙框架”)后的第一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是“從協議到協力:復元生物多樣性”,表達了世界各國將COP15達成的“昆蒙框架”這一歷史性共識轉化為行動,攜手開創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新局面的美好愿望。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中國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為實現“昆蒙框架”確定的目標貢獻中國力量。云南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COP15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起點,切實落實“昆蒙框架”,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和行動計劃,努力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云南樣本。

      強化頂層設計 健全保護體系

      2021年10月,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昆明成功舉辦。2022年12月,云南積極參與籌辦COP15第二階段會議,組建8個團組赴加拿大蒙特利爾參會,向全世界展現了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功實踐及豐碩成果。

      云南省委、省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確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戰略地位,把保護好云南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作為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和綠美云南建設的重要內容,始終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2021年以來,云南省先后印發《云南省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規劃(2021—2025年)》,啟動第二個10年的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

      2022年8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從完善法規制度、優化保護空間、構建監測體系、提升生物安全管理、創新利用機制、加大執法監督、深化國際合作、推動公眾參與和完善保障措施等9個方面提出23條工作措施和92項具體任務。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錨定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排頭兵目標,高位推動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把持續完善制度,夯實生物多樣性保護法治基礎作為重要抓手,云南省先后開展《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執法檢查及評估,出臺首部生物多樣性保護司法文件《關于持續深化環境資源審判改革創新 不斷加強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的十六條措施》。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林草、農業農村、公安、檢察、法院、海關等工作協調機制,完善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公開審理全國首例瀕危野生動物保護預防性公益訴訟案件,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嚴厲打擊破壞生物多樣性的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嚴打嚴防嚴管嚴控的高壓態勢。

      創新保護思路 探索云南路徑

      COP15的成功舉辦為云南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注入強大動力,大會通過的“昆明宣言”“昆蒙框架”等重要成果,都深深打下昆明烙印,極大地提高了國際社會對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認知度,云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同時,公眾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認知、認同和參與度也大幅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不斷深入。

      2021年,“短鼻家族”15頭亞洲象以一場罕見的長途旅行,吸引世界目光。近日又傳來新消息:南歸之后,“短鼻家族”野象健康狀況良好,小象明顯長胖了;象群吸收了新成員,并分成兩群在不同區域活動。

      亞洲象北上南歸之旅溫暖了全世界。人象在相處中探索彼此的世界,在陪伴中收獲保護經驗,生動展示了我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努力與實踐。

      立足長期經驗,創新思路推動高質量保護,云南省持續開展珍稀瀕危、極小種群和特有物種的拯救、保護、恢復工程。巧家五針松、華蓋木、云南梧桐、亞洲象、滇金絲猴、綠孔雀、大理弓魚等一大批瀕臨滅絕的物種重新獲得新生。曾經在滇池野外滅絕的滇池金線鲃重新引入滇池,種群數量不斷擴大,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功范例。

      為進一步健全保護體系,云南省完成了生態保護紅線優化調整,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34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9.60%,建成自然保護地362個。持續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加快創建亞洲象、香格里拉、高黎貢山和哀牢山國家公園。建成全國唯一、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野生種質資源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建成國內物種收集最豐富的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目前,云南以就地保護為主、遷地保護和離體保存為輔的保護體系日趨完善,構建了“三屏兩帶”的生物生態安全格局,全省90%的典型生態系統和83%的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

      科學合理利用 踐行綠色發展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絢麗多姿,源遠流長,是亞洲象北上南歸的溫暖之旅,是高黎貢山猿啼鳥鳴的自然之音,是紅嘴鷗漂洋過海的春城之約,是蒼山洱海風花雪月的美麗邂逅……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省委書記王寧向全世界發出邀請,誠摯邀請大家來體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作為中國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和全球34個物種最豐富的熱點地區之一,云南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世界花園”和“物種基因庫”的美譽,生物多樣性居全國之首,也是中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

      七彩云南,美美與共。美在藍天白云,美在綠水青山,美在豐富多樣,美在色彩斑斕?!坝幸环N叫云南的生活”正是云南矢志不渝建設生態文明,擦亮綠色底色,提升幸福成色的生動詮釋。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探索開展“兩山”理論實踐創新。云南把打造“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作為加快綠色發展的突破口,加強森林、濕地、草地和生物物種資源可持續利用,著力培育云花、云藥、云茶、云果、云菌等生物優勢產業,高原特色農業、生態旅游、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

      放眼全省,協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減貧和鄉村振興方興未艾。

      華坪縣探索出礦業轉型、礦山轉綠、礦企轉行、礦工轉崗的“四轉”模式,實現“黑色經濟”向“綠色經濟”華麗轉身。西疇縣形成山頂戴帽子、山腰系帶子、山腳搭臺子、平地鋪毯子、入戶建池子、村莊移位子的“六子登科”石漠化綜合治理與綠色產業發展模式。景東彝族自治縣探索以生態制度建立保護生態環境為根基,助推茶葉、核桃等傳統農業,野生菌等高原特色產業發展,以黃草嶺村為代表的產業融合發展等發展路徑和模式,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案例和經驗。

      “今年5月22日,生態環境部和云南省政府將在昆明共同主辦2023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同期還將召開COP15主席團會議,這也再次表明了國家和生態環境部對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肯定和關心?!笔∩鷳B環境廳一級巡視員曹永恒說。

      七彩云南,地球家園的璀璨明珠;七彩云南,生物多樣性的諾亞方舟。

      著眼未來,云南將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3815”戰略發展目標緊密結合起來,以構建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體系為核心,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為目標,持續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面梳理“昆明宣言”“昆蒙框架”等大會成果,積極研究落實措施,拓展COP15后續效應,推動相關成果在云南落地見效,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為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云南力量。(記者 胡曉蓉)

    【責任編輯:張潔 】
    01009011005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190273
    欧美亚洲尤物久久综合精品首页,韩国片黄18以上在线观看,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手机,欧美色欲天天天www,欧美三级不卡在线播放